核心摘要:为何小偷在故宫“插翅难飞”的安保措施中依然能够得手?虽然北京警方在5月11日晚将偷窃故宫展品的嫌疑人石柏魁在北京市丰台区一网吧抓获,宣布此案告破,但从故宫展品失窃案中我们应该反思国家重点博物馆,乃至全国博物馆的安防现状。事实证明,国家文物的安全问题仍然让人担忧。
5月8日,故宫博物院发生震惊全国的盗窃案,陈列于斋宫临时展出的香港两依藏博物馆7件展品失窃,保守估计价值几千万。故宫博物馆保卫部门可谓“京城*保卫处”,内有严格的启、封门制度,夜间有保卫人员值班、巡逻,监控和防盗探头随处可见,展柜报警器等设备一应俱全。至少有1600个防盗报警器、3700个烟感探测器和400个摄像头在运行,超过240位保卫人员在每天闭馆后三次清查,在人防、技防、物防、犬防四道固若金汤的安全防守中,小偷竟然能够连续“闯关”,最让人遗憾的是小偷曾与故宫内岗人员“亲密接触”,在安保人员发现可疑人物的情况下,小偷依然在保安眼皮下逃脱。
为何小偷在故宫“插翅难飞”的安保措施中依然能够得手?虽然北京警方在5月11日晚将偷窃故宫展品的嫌疑人石柏魁在北京市丰台区一网吧抓获,宣布此案告破,但从故宫展品失窃案中我们应该反思国家重点博物馆,乃至全国博物馆的安防现状。事实证明,国家文物的安全问题仍然让人担忧。
我国博物馆安防现状严峻
博物馆所收藏保护的文物一个最重要的特点就是展品都具有不可再生性,很多藏品都是孤品,其遗留数量的特殊性决定了展品的自身价值不可限量。所以不只政府等相关部门对博物馆建设格外重视,一些不法之徒也打着博物馆展品的主意。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当前中国古代艺术品在国际、国内市场上价格持续走高,国内文物“收藏热”、“投资热”不断升温,特别是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文物在海外的价格不断大幅上涨,导致海内外犯罪分子把盗窃我国文物作为获取巨额财富的捷径。据公安部门统计,从近些年发案的情况来看,犯罪的形式已由随机性的个人行为向有预谋、有组织性集团犯罪方向发展。近日,国内安保最为严格的博物院之一的故宫博物院内发生了7件珍贵文物在临时展出期间被盗,价值数千万元。这一事件,让我们不得不再次深思博物馆安防的重要性和其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人财物流动的进一步加快,受高额暴利驱动,以文物为侵害目标的盗掘、盗窃、倒卖、走私案件仍时有发生,一些重点文物保护地区文物犯罪活动猖獗的态势还未得到彻底改观,盗掘古墓葬犯罪仍然非常严重。
而据2009年另一组调查数据显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351处(防盗达标不足30%),世界文化遗产38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8831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约6万处;博物馆2400余座,其中国家重点博物馆防盗达标率也只有50%。从此数据来看,我国博物馆安防形势很严峻。
5月11日上午,国家文物局官网发布《关于切实加强文物安全工作的紧急通知》,要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文物局(文化厅)从刚刚发生的故宫失窃案吸取教训,切实加强文物安全工作。通知指出,5月8日晚,故宫博物院诚肃殿展厅展出的香港两依藏博物馆部分文物被盗。通知要求各文博单位,建设高质量、高效能的文物安全技术防范设施设备。对于达不到《文物系统博物馆风险等级和安全防护级别的规定》的文博单位,在达标前一律不得对外开放。对于长期不配备安全防范设施的文物收藏单位,县级以上文物行政部门要依法实施行政处罚。